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正文

如何让古籍活起来?故宫博物院:将筹建古籍科技实验室

2023-07-27 18:50:55 南方都市报

北京连日来的降雨抵挡不住全国各地游客对故宫博物院的热情,7月21日下午,游客们像浪潮般从神武门涌出来,有些人冒着小雨急匆匆奔向下一个景点。此时,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就在离神武门不远的一个偏殿里,这里正举办故宫博物院古籍保护与活化公益项目启动仪式。


(资料图)

这一公益项目旨在保护古籍的同时,使这些承载先人思想和知识的文字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触手可及。项目将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捐赠首批资金,用于筹建古籍科技实验室,进行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雕版预防性保护、专题展览及出版等项目。

故宫博物院古籍保护与活化公益项目启动仪式。

故宫藏有古籍约60万册/件,项目将聚焦编修22年的《大藏经》

古籍包括甲骨卜辞、钟鼎金文、碑铭石刻、简册帛书、贝叶经,以及写印在纸张上的书籍手卷,囊括汉文、藏文、蒙文等不同语言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据报道,2007年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全国古籍工作者已普查完成汉文古籍270余万部,总数约3000万册件。

作为明、清两朝皇家核心之所,故宫藏有众多古籍。王旭东在活动中介绍,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古籍、雕版类文物以清宫遗存为主,约60万册/件,约占院内186万件藏品的三分之一。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的公益项目将以清代《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以下简称“则例”)《大藏经》为重点,展开相关保护与研究工作。故宫博物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则例指的是古代的法律制度,这些古籍对了解不同时期则例的版本变化、完善相关时期的法律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作为重要文化工程,清代编修了多部《大藏经》,包括1部汉文、3部藏文等,整部佛经从翻译到装璜制作,历时长达22年,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在历史上非常罕见。

古籍保护涉及多门学科,如文献学、化学、物理学、材料学、信息技术等,也离不开各界的参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希望在故宫博物院和企业的示范下,更多古籍收藏单位、修复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参与中华古籍保护活化与利用;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古籍保护事业。他还提到,基金会将继续更多、更好地架构文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合作桥梁,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合作渠道。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致辞。

VR等技术助推文物“活化”,故宫将筹建古籍科技实验室

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怎样让古籍活起来?有不少人将目光转向数字化技术。

在数字化助力古籍活化方面,已有相关单位进行探索,如此前推出的VR互动纪录片《古籍寻游记》。该项目围绕展览4个专题中的代表性文物展品,以相关史料记载、考古遗存等为依托,创作了4段故事化、情景化的VR互动纪录片。通过VR眼镜,可以通过与南怀仁“对话”观测天象,可以在“拜访”收藏家刘体智的路上了解甲骨文,在塞外的狼烟中感受士兵的生活。项目研发团队期待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让古籍中的文字和思想重新展现出原本的力量,并得以继续流传。

2023年2月,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征求意见稿)。根据规划,北京市将鼓励应用科技赋能,提供智慧导览、数字人讲解等沉浸式新型互动体验。

据了解,数字技术为文博和古籍保护事业带来的不只是整理、检索的便利,也为后续利用、传播创造条件。王旭东在此次启动会上也表示,故宫博物院将逐步引入高科技手段,提升古籍保护水平。同时,深度挖掘古籍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做好古籍研究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据了解,该公益项目将支持筹建古籍科技实验室。

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羽在会上表示,希望依托企业的技术和平台推进其数字化和活化工作,让文物蕴含的知识内涵能够得到更高效、更广泛的利用。过去两年基金会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等机构开展了系列古籍修复、数字化、活化工作,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技术积累,相信此次故宫博物院“古籍保护与活化公益项目”也一定能取得好的成果。

采写:南都记者 郭若梅 发自北京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