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正文

这家叫“上海”的银行,正在胸闷!|全球热点评

2023-06-03 18:19:25 水皮M0RE

水皮杂谈 一家之言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开埠180年大日子来临,从市净到股价,从经营数据到同业排名,都有点尴尬。

“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

整整十年前,沪上名家金宇澄在他的大部头《繁花》的扉页,甩下很海派的名言。


(相关资料图)

对601229——上海银行的股票投资者而言,“我定”的结果,要么是不睬,要么是跑路。一股失望的情绪已围绕浦东银城中路168号许久,有人,甚至以上世纪八十年代此地的旧名“烂泥渡路”揶揄。

事实上,这里早就成了小陆家嘴金融核心区。

翻毛腔自然不会无缘无故。从2021年至今的股价K线图就可看出端倪——上海银行的股价整体呈下坡状。

截至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其收盘股价为6.17元每股,与2021年7.99元的高点相比跌去22.8%。即使是5月随着“中特估”银行板块行情已回血了一波,上海银行最高也只摸到6.70元,较其2021年7月27日6.72元的当年最低点,还少了两分钱。

图片截自东方财富官方网站

更麻烦的,在后面。

从市净率表现看,截至5月31日,上海银行的市净率为0.43,而其他几位江浙沪小伙伴宁波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南京银行和江苏银行,则分别为1.02、0.82、0.70、0.67和0.63,上海银行明显落后。一旦再放眼17家上市城商行,这一市净率水平则排列倒数第三。

对了,敬陪末座的,是贵阳银行。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统计(截自5月31日)

2023年,是上海滩开埠180年。

然而,这家以近代中国金融业发轫城市冠名的银行——别忘了,鼎有名的汇丰银行,其英文缩写HSBC中的第2个字母也恰指向ShangHai——似乎在一众同业的映衬下,正变得难以匹配自己的出身。

如同判断一个歌星的受欢迎程度,个人演唱会票房是最真实的测量计,观察一只银行股是否热门,最直白的就是股票单日成交金额。

5月31日这天,上文提及的长三角五家城商行或省会银行,成交额分别是5.25亿、1.66亿、1.7亿、1.75亿,以及3.97亿。

上海银行?1.54亿。

尽管以总市值计,876.55亿的表现勉强压住873.01亿的南京银行一头,更是较杭州银行、苏州银行领先27.3%和251%,但比之213公里外甬城那家,却只及后者的五成三。

这,是一个连尾气都嗅不到野豁豁的落差。

几年前,一句“阿拉宁波欢迎您”的城市形象广告词,曾令苏州河畔的“老卵”们很是气结——啥时“阿拉”变你们的了?!而此刻回首对比下两家属地城市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也只好——不响。

看看估值排位,看看每日成交,会胸闷么?

其实,时代的高跟鞋不会一直踏错步点,精明的投资者也不会总是走眼。

一切,都与上海银行当下各项核心业绩指标下滑的趋势高度协同。

核心业绩指标全面下滑

曾几何时,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上海银行是紧随北京银行之后的亚军。坊间盛传的双城“瑜亮情结”,在两家银行间得以延续。如今,在营业收入、净利润以及资产规模等一系列核心指标方面,除了市净率上半斤八两,其他领域的差距却已肉眼可见。

何况,卧榻之侧也难以安宁:上海银行被同样起家于“江浙沪包邮区”的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超车,已跌至第三、第四的位置。

不可思议的是,身在中国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TOP1的大上海,这家“精品银行”的成长性甚至比不上“同根生”的赤膊小兄弟上海农商行。

虽然上海农商行以12813.99亿元的资产总额,被上海银行的28785.25亿元甩出一倍有余(截至2022年末),但在营收指标上,前者上行后者下降的态势倒也瞒不住人。

任其发展下去,又会如何?

上海银行于1995年12月成立,并在2016年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同年上市的还有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和贵阳银行。其中,作为“近邻”的江苏银行,后来成为了紧咬上海银行的”劲敌”。

截至2016年,在如今A股上市的1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有10家已经上市(包括H股)。

梳理当年上市各家年报,上海银行以344.10亿元的营业收入、143.25亿元的净利润和17554亿元的总资产分别排在第二、第二和第二的位置,即稳坐本土城商行“老二”宝座。

至于各项核心指标首屈一指的北京银行,堪称当仁不让的“龙头老大”。此时的江苏银行,各项指标尚略微落后于上海银行,排在殿军位次。

根据2016年上市银行年报整理

然而,自2020年开始,江苏银行的营收便弯道超车。

根据2021年各家财报,上海银行以562.30亿元的营业收入让位于江苏银行,后者则与北京银行一同位列营收600亿元以上唯二的头部阵营。

根据2021年上市银行年报整理

如果仅从净利润指标衡量,2021年的上海银行还能勉力维持住次席,那么到了2022年,无论是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还是总资产交出的成绩,就羞惭惭交棒了。

根据2022年上市银行年报整理

梳理2022年17家A股上市银行财报数据可以发现,上海银行以同比下降5.54%至531.12亿元的营收和222.80亿元的净利润已跌至第四的位置,同时被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反超;江苏银行更是首次在营收和净利润两项核心指标上,超过曾经的“老大”北京银行,跃居上市城商行第一。

唯有在总资产指标上,上海银行才能勉强维持住前三甲的位置聊以自慰。

并非第三、第四就不是“好学生“,但怕的,是持续下滑的趋势。

从成长性角度来看,2022年上海银行营收同比增速为-5.54%,位居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倒数第三,仅超过重庆银行的-7.23%和西安银行的-8.82%;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1.08%,为17家中倒数第四,增速明显处于落后。

有人说, 是当年那场属于魔都长达2个月的“静默期”,才导致了上海银行败走麦城。

这个理由,并不充分。

通过横向同业对比,同属“包邮区”、同样一定程度上受到“静默期”影响的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苏州银行,在2022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0.66%、9%、9.67%和8.62%,净利润同比增速甚至分别达到了28.9%、16.09%、18.05%和26.13%。

更有甚者,同城的上海农商行,2022年的营收同比增速为6.05%、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3.16%,与上海银行同期的-5.54%和1.08%比照来看,前者才是“弹眼落睛”。

按常理说,上海农商行无论在展业资源、能力和背景等方面,肯定不如比其早成立10年且初始股东中既有港资同业也含不少市属国资控股平台及区级财政局的上海银行。

然而,一般是经历了2022年那两个月,作为“小弟”却展现出极有韧性的一面,而“大哥”的表现,倒是十五只小菜——七荤八素。

如果说2022年还有外部理由可找,那2023年一季度仍未扭转颓势,怎说?

根据2023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财报整理

2023年Q1,上海银行以同比增速-7.12%至132.15亿元的营收排在了第四,与紧随其后南京银行的129.53亿元已相差不大,而前者-7.12%的同比营收增速在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砰”一声司必灵落下,直接掉到了倒数第一。

从净利润指标看,期内上海银行以60.43亿元和3.25%的同比增长分别排在第四和倒数第五;拨备前利润103.10亿元算是不错,仍然排在第四,但同比-10.53%的增速再次“喜提”一个倒数第二。

还好还好,这次终于有个难兄难弟——北京银行以-13.26%的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同期垫了底。

总而言之,同样是受到2022年相关不利因素的考验,上海银行的业绩被“远亲近邻”反超、被“自家兄弟”反杀,乃至在迎来2023年一季度之后,业绩颓势仍未扭转甚至出现加速下滑。

之所以有关指标尚能排在前五名,大约只能归结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靠过去的体量和规模在撑住场面。

沪上人士总喜欢用“半半陆拾日”来形容打发时间之难熬。只是,若是各项数字继续下滑,面子和里子恐怕均要告失了。

蜡烛两头烧:监管重罚、消费者投诉连年霸榜首位

今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开出了一张金额高达9834.50万元的罚单,这也是今年以来银行业的最大罚单。

对象,正是上海银行。

图片截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

在该罚单公布的8条违法事实中,“违规”一词出现了5次,分别是因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

就如上译厂毕克配音的比利时侦探波洛所说,近一个“小目标”,就这么——“没有了,不见了,失踪了”。

上海银行因合规问题收罚单,并不鲜见。上一张千万级罚单出现在2020年,也就是上海银行营收被江苏银行反超的那年,前者因内保外贷业务等23项违规被罚没1652.16万元。

2021年和2022年,上海银行又因个人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和同业投资业务违规,分别被罚460万元和240万元。

除了被监管重罚,上海银行的用户口碑也受到部分冲击。

图片截自上海银保监局官方网站文件

根据上海银保监局官方网站公布的2022年辖内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统计表,上海银行以885件的投诉量高居中资法人银行榜首。

这不由得令外界想起2021年,上海银行因被某微博大V吐槽服务太差,当场取走500万现金而登上热搜榜的著名事件。

当年,一位认证为网络安全专家的微博大V(微博名:sunwear)发文吐槽上海银行某支行,直言“这是我有史以来见过服务态度意识最差的银行”。

除了其本人受到“从接电话的到保安到职员全都是一副你欠他的样子”之待遇,他还写到,“工作人员对着一个老人说:这么大字你看不见吗”。

拜拜!该大V怒火攻心之下当场取走500万现金。

图片截图自微博用户sunwear公开微博内容

直到上个月,就在上海银行被罚近亿元消息披露之后,心结未消的该大V再次发文,表示其作为上海银行私人银行曾经的客户,同时也是国内外近20家银行的客户,“上海银行是永远在我心目中服务最差水平最差排行榜第一名的银行”。

而从此后的财报数据来看,上海银行在高端客户群体中的欢迎度确在下降:截至2022年末,该行月日均AUM 30万元及以上客户79.79万户,增速为9.93%,只有2021年18.23%增速的一半。

服务行业被客户投诉本身并不是问题,毕竟众口难调。真正说明问题的,是其投诉趋势在上行,乃至连年本地区霸榜首位。

根据上海银保监局官方网站显示,2021年中资法人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7件,其中,上海银行以829件依然位列第一,占中资法人银行投诉总量的49.02%。

图片截自上海银保监局官方网站

略显讽刺的是,在上海银行2022年年报中,其战略愿景是成为服务专业、品质卓越的“精品银行”。

服务专业,被放在了第一位。

业绩、估值、口碑,哪一个能上扬?

从零售业务模块看,上海银行的经营优势主要在于养老金融、消费金融以及近年来加大投入的财富管理板块。

之于养老金融板块,作为沪上最早两家养老金代发行之一,上海银行多年来保持着本地区养老金存量客户第一的规模。2022年,其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4546.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3%,占零售客户AUM的比重升至46.96%。

将养老金融作为首要经营优势,这在上市银行中不常见。有人认为此为另辟蹊径,但也有人认为是在需要”硬刚”实力的主流赛道上底气不足,才不得不倚重“偏门”。

客观而言,依托上海这座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之一的城市,上海银行选择聚焦本地养老金融确实容易出成绩,但怕就怕固守传统优势业务使得短板愈短,业务之间难以良好联动,在业绩表现上最终出现“木桶效应”。

在消费金融领域,消费贷款曾经是上海银行的一张王牌,不过其优势亦在丧失。该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由2019年末高峰时期的1750.59亿元降至2022年末的1107.19亿元,即下降了36.75%。

在财富管理领域,该行2022年财富管理中收增速明显放慢,由2021年的32.12%的大降至2022年的2.23%——嗯,只剩零头了!

自2009年一举超越中国香港以来,上海已经连续14年稳居中国城市GDP排名榜首。浪奔浪涌,依托风水宝地,近年来的上海银行却不断业绩下滑,除了自身经营治理层面的问题未解决,其他理由大概很难自圆其说。

2013年,35万字《繁花》正式出版,旋即夺得茅盾文学奖。事事无常,繁花落尽,在小说的结尾,阿宝和沪生,两个目送幼时玩伴撒手人寰却不响的上海男人闷头走路,突然听见一家超市的扩音机里传出黄安的歌声:“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

三年后,上海银行上了市。又过了7年,看着上海银行的股价,至少他的13.7万股东,有些睡不着了。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