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变换是俄国数学家弗拉基米尔·阿诺德(Vladimir Igorevich Arnold)提出,Arnold将其应用在遍历理论研究中。由于Arnold本人最初对一张猫的图片进行了此种变换,因此它又被称为猫脸变换(cat映射)。Cat映射可以把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位置进行置换,使其达到加密的目的,多应用在多媒体混沌加密中。
Arnold置乱是一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改变图像像素的排列顺序来产生视觉上的扭曲和变形效果。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图像加密和保护,也可以用于生成艺术效果或增加图像的复杂度。
Arnold置乱的原理基于置换群的概念。对于一个n×n的图像,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由n²个像素组成的向量。Arnold置乱通过一系列置换操作来改变这些向量的排列顺序,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资料图)
具体来说,Arnold置乱的操作是将每个像素坐标(x, y)进行置换操作,得到新的坐标(x", y")。置换操作的具体方法如下:
x" = (ax + y) mod n y" = (bx + (a*b+1)*y) mod n
其中,a和b是两个置乱参数,n是图像大小。上述公式可以理解为将(x, y)映射到了一个新的坐标(x", y")。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置换操作,可以将图像像素的排列顺序进行混乱,从而产生视觉上的扭曲和变形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Arnold置乱是一种可逆操作,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相反的操作将图像恢复为原始状态。具体来说,如果知道了置乱参数a和b以及进行置乱的迭代次数n,就可以对图像进行反向置乱操作,从而得到原始的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Arnold置乱常常被用于数字水印、图像加密等领域。通过对图像进行多次Arnold置乱操作,可以使得图像的像素排列变得非常复杂和随机,从而增加了图像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Arnold置乱也可以用于生成艺术效果,例如在数字艺术中用于产生视觉上的扭曲和变形效果。
二、步骤Arnold置乱的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置乱参数a和b:Arnold置乱的第一步是选择两个置乱参数a和b,这两个参数是用来控制像素排列顺序的。一般情况下,选择两个互质的正整数作为置乱参数,例如a=3,b=5。
将图像转换为矩阵:将要加密的图像转换为一个n×n的矩阵,其中n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如果图像大小不是n的整数倍,则可以在图像边缘进行填充或截断操作。
进行置乱操作:对于图像矩阵中的每个像素坐标(x, y),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置乱操作:
x" = (ax + y) mod n y" = (bx + (a*b+1)*y) mod n
其中,(x", y")就是置乱后的像素坐标。这个过程就是将图像像素的位置进行混乱和扭曲。
重复置乱操作:对于置乱后的像素坐标(x", y"),再次使用上述公式进行置乱操作,得到新的像素坐标(x"", y"")。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直到达到预设的置乱次数。
将置乱后的像素矩阵转换回图像:将置乱后的像素矩阵重新转换为图像,并保存加密后的图像文件。如果需要对图像进行解密,则需要进行相反的置乱操作。
三、代码实现1.MATLAB实现置乱% 定义置乱参数a = 3;b = 5;t = 512;% 加载要置乱的图像img = imread("Lena.png");% 将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img_gray = rgb2gray(img);% 将灰度图像转换为矩阵img_matrix = double(img_gray);% 获取矩阵的行数和列数[n, m] = size(img_matrix);% 对图像进行置乱操作for k = 1:t % 设置置乱次数为10次 for i = 1:n for j = 1:m x = mod(a*i + j, n) + 1; y = mod(b*i + (a*b+1)*j, n) + 1; img_matrix(x, y) = img_gray(i, j); end endend% 将置乱后的矩阵转换回图像img_scrambled = uint8(img_matrix);% 输出Arnold置乱后的图像imshow(img_scrambled);% 保存置乱后的图像imwrite(img_scrambled, "Lena_scrambled.jpg");Code_01
% 读取原始图像并转换为灰度图像img = imread("Lena.png");img = rgb2gray(img);% 定义Arnold置乱的参数n = 512;a = 3;b = 5;% 进行n次Arnold置乱迭代for k = 1:n % 将图像分成大小为n×n的块 blocks = mat2cell(img, repmat(n, 1, size(img, 1)/n), repmat(n, 1, size(img, 2)/n)); for i = 1:size(blocks, 1) for j = 1:size(blocks, 2) % 对于每个块,进行Arnold置乱操作 block = blocks{i,j}; [x, y] = meshgrid(1:n, 1:n); x1 = mod(a*x + y, n) + 1; y1 = mod(b*x + (a*b+1)*y, n) + 1; idx = sub2ind([n, n], y1(:), x1(:)); block = reshape(block(idx), n, n); blocks{i,j} = block; end end % 合并所有块并更新图像 img = cell2mat(blocks);end% 输出Arnold置乱后的图像imshow(img);Code_022.MATLAB实现逆置乱
clear all;clc;% 读取图片,根据Arnold变换的条件,图像必须是正方形img=imread("Lena.bmp");% 当只有一个输出参数时,返回一个行向量,该行向量的第一个元素时矩阵的行数,第二个元素是矩阵的列数。mysize=size(img);if numel(mysize)>2%如果输入是彩色图像 img=rgb2gray(img); %将彩色到灰度图像的转换 fprintf("图像为彩色图\n");else fprintf("图像为灰度图\n");endimshow(img,[])title("彩色原图的灰度图");figure(2)imhist(img) %原图的直方图统计%如果输入的不是正方形图像,则打印如下[h,w]=size(img);if h>w img = imresize(img, [w w]); fprintf("图像长宽不一样,图像可能失真\r");endif hCode_03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置乱参数a和b,然后加载了一张名为lena.jpg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接下来,我们将灰度图像转换为一个n×n的矩阵,然后使用两重循环对每个像素进行置乱操作。在置乱操作中,我们使用了上面描述的公式进行像素坐标的计算和调换。最后,我们将置乱后的矩阵再次转换为图像,并保存到名为lena_scrambled.jpg的文件中。
四、二维Arnold置乱二维Arnold置乱是一种将二维图像进行混沌置乱的方法,与一维Arnold置乱类似,它也是通过改变像素坐标的排列顺序来实现图像混沌化的。
二维Arnold置乱的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置乱参数a和b:同样,二维Arnold置乱的第一步是选择两个置乱参数a和b,这两个参数是用来控制像素排列顺序的。一般情况下,选择两个互质的正整数作为置乱参数,例如a=3,b=5。
将图像转换为矩阵:同样地,将要加密的图像转换为一个n×n的矩阵,其中n为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进行置乱操作:对于图像矩阵中的每个像素坐标(x, y),使用下面的公式进行置乱操作:
x" = (ax + y) mod n y" = (bx + (a*b+1)*y) mod n
其中,(x", y")就是置乱后的像素坐标。这个过程就是将图像像素的位置进行混乱和扭曲。
重复置乱操作:对于置乱后的像素坐标(x", y"),再次使用上述公式进行置乱操作,得到新的像素坐标(x"", y"")。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直到达到预设的置乱次数。
将置乱后的像素矩阵转换回图像:将置乱后的像素矩阵重新转换为图像,并保存加密后的图像文件。如果需要对图像进行解密,则需要进行相反的置乱操作。
总之,二维Arnold置乱是一种可靠的图像混沌化方法,它可以增强图像的安全性和保密性。